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6年国家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取消玉米最低收购价,实行“价补分离”制度...

材料一    2016年国家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取消玉米最低收购价,实行“价补分离”制度,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同时按照种植面积予以补贴。此项改革前国家对玉米实行最低收购价为1.2元/斤,2017年黑龙江省某农户承包10亩地,亩产1000斤玉米,市场价格为0.75元/斤,国家给予农户每亩地150元的补贴。

材料二    这一改革对黑龙江农民来说,相当于一场战争,倒逼农民直接对接市场02017年黑龙江省积极引导农民探索农业发展新出路: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做强做长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玉米种植,扩大果蔬、食用茵等高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三是积极推进“旅游+农业”,相互融合,借力发展,推出了一系列农业旅游产品和项目。

(1)结合材料一,计算国家实行“价补分离”制度前后该农户收入的变化,并指出这项改革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剖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学智慧。

 

(1)收入变化:10×1000×1.2-(10×1000×0.75+10×150)=3000 农户损失3000元。 依据: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同时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2)①制定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面对改革新形势,促进农业融合发展,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旅游+农业”。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新技术,做强做长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旅游十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解析】本题以国家实行“价补分离”制度和黑龙江省积极引导农民探索农业发展新出路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知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计算国家实行“价补分离”制度前后该农户收入的变化,并指出这项改革的经济学依据,考生解答本题要注意本题有两问:一是计算国家实行“价补分离”制度前后该农户收入的变化;二是指出这项改革的经济学依据。第一问比较简单,考生可根据题中条件计算出国家实行“价补分离”制度前后该农户收入的变化,通过计算可得出农户损失3000元;国家实行“价补分离”制度改革的经济学依据,考生可从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这两个角度来回答。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剖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学智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剖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学智慧,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黑龙江省积极引导农民探索农业发展新出路的措施并调动企业的经营的知识,从制定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

 

查看答案

20171117,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指出,新时代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典范的引导,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筑中国精神是因为(   )

A. 中国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B. 中国精神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 中国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结晶

D. 中国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查看答案

某人大代表说,准备提案,前期调研必不可少。调研不能是会前“一阵风”,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必须要花些时间精力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代表责无旁贷。可见,当好人大代表    (    )

①需要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②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执政为民 

③要审慎行使自己的提案权,反映民意     

④要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土地、减免税收,扩大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

A.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B. 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C.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D.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查看答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自2017101日起施行。作为民事法律的指导性规则,民法总则的通过

①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决定权

④有利于更好保护民事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