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条主线。

材料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功能。各民主党派聚焦“三农”议题,其中,民进、农工党中央建议国家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支出政策,补足村级集体经济“短板”。3月,全国政协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国家相关部门与民主党派、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吸纳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某班围绕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题开展合作学习,组织掌生讨论。

学生甲:用好撂荒土地,实施土攘污染防治计划,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学生乙:深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学生丙:鼓助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党制度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优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释学生观点的合理性。

 

(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②中共中央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发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③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力合作致力于农业改革;④人民政协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建言献策。 (2)①土地是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农业;②乙: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调整农产品供求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完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补贴的作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③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创业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本题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优化资源配置、市场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我国政党制度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优势。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范围,构建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阐释学生观点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是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明确甲乙丙的核心观点,调动运用优化资源配置、市场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我国进一步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全新格局。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哲学依据是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树立创新意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而要我们着眼全局、统筹考虑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要善于抓主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无方言不足以亲乡邦,无共同语不足以行天下。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既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官文字”,又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两者并行不悖,才能真正留住文化发展的脉络。这一论述的哲学依据是

①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重点

②具体问题其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邡)一个“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的精妙之处在于

①它在诗人对春光的描绘中起到关键作用

②它传递出春天的景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它规定了春天的性质和春天景物的存在

④它以春意盎然的景致来表现红杏的特色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是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是发展的,事物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③要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一种动态的客观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外交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出席了联合国核安全峰会、上

合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为世界安全、为全球治理,阐述“中国方案”,用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扩大中国“朋友圈”,中国与世界进入了深度互动。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合作共赢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国际关系主要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