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育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又一次庄严宣示,传递出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胸怀,体现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征程上的中国主张,是以和为责、协和万邦的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也源于对人类前进命运的深刘洞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明天。

(1)结合材料,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中国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的必要性。

(2)运用联系多祥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应怎样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并能推动其发展。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时代潮流,有着光明的未来。 (2)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在国际事务中顺应大势、勇于担当,分析和把握开启新征程的各种条件。 ②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我们既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经济全球化的发晨趋势,又要秉持正确义利观,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 ③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我们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积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我们既要看到开启新征程的有利因素,又要考虑国际旧秩序的负面影响。 【解析】本题以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联系的多样性原理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国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并能推动其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有着光明的未来等角度进行分析。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开启新征程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释放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带动国家治理体系深度变革的强烈信号。从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试点的改革经验看,新一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强化内涵发展,不搞舶来品移植和外延式扩张,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新的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十九大后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2017年II月11日,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对全面推开改革试点工作做出动员和部署。改革的大幕迅速拉开!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做法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挟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M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大扶贫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搬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出现,“十二五”以来,该省已累计助力脱贫近1000万人。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M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

 

查看答案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新年贺调中的这两句对我们青年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①要在平凡的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②要善于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有利条件

③要充满信心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④要胸怀崇高理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很多青年在谈到未来时,只见“诗和远方”而不见“眼前的苟且”,不明白只有跨过“眼前的苟且”方能真正体味“诗和远方”。从价值观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人生价值实现需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②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中国将开启“脱虚入实”的阶段,即将货币从金融市场赶到实体行业,开始支持实业的发展。当前互联网更趋向于线下发展,未来将涌现出一系列崭新的行业,所谓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意味着实体店翻身的机会到了,互联网将和实体经济走向大融合。要实现实业与互联网的有机整合,需要

①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在普遍中把握特殊,在特殊中把握普遍

③在肯定中把握否定,在否定中把握肯定

④在整体中把握部分,在部分中把握整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