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提及“生态文明”12次,“美丽”8次,“绿色”15次。这是对今后工作的指导,也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近年来,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渐成常态,随着需求增加和扶持力度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惩戒力度加强、环保信用评价机制健全,水质、土壤、大气污染得到控制和修复;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日趋紧密,环保事业引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制度和人才。近年来,多地实施的环保禁产制度遏制了污染。但也出现了“一关了之”现象。对此,相关部门强调,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中是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裁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

 

(1)原因: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措施:①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②运用行政手段,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准入门槛。③运用法律手段、信用制度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④坚持“引进来”,更好地发挥国际资源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⑤宏观调控要做到科学有效,对污染企业分类处理,不搞“一刀切”。(若回答“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资源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流动”可酌情给分。) (2)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中房屋居所、劳动T具、生活器具、服饰等乡村文化的外形风貌的保护,从而留住乡村的“形”;②对乡村的风俗习惯、乡风民约、乡村特有的语言、乡村艺术等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从而留住乡村的“魂”;③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吸引村民回乡创业或就业,从而留住乡村的“人”;④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对乡村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研究,使城镇化和现代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解析】此题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的消费观、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像话交融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的宏观调控、正确的消费观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要求说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中是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共两小问,第一小问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第二小问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第一小问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分析。从理论上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久大计;然后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小问要分主题、多角度分析,从国家角度,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从企业角度,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消费者角度,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中专家的建议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吸引农民回乡创业,为传承乡村文化奠定经济基础;加大对乡村风貌的保护,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物质载体;挖掘开发乡村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孕育乡村独特气质和特色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大年生前是吉林大学教授。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当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黄大年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①个人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

③要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④要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要解决问题就要针铎相对.提出的措施要有针对性。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有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坚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要承认矛盾'运用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善于抓住机遇才能促成事物飞跃

③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79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并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子号的连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为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奋力创新,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这一事例佐证了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创新超越

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科学家可以根据需要,认识和创造规律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和拓展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1027日,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被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授予“空间科学奖章”。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围力的重要标志。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这告诉我们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物质保障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