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乐于分享的价值取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分享的内容不断丰富,分享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如人们可以把分散、盈余的知识技能等智力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集中起来,通过免费或付费的形式进行分享。分享知识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知识需求,助力公众素养不断提升
②有利于知识的交流与传播,促进知识在分享中创新
③可以实现知识的经济价值,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分享知识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习近平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近4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在我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取得76大项、270多项合作成果。各方盛赞“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改善和加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以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推动互利共贏,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断开拓世界经济发展新局面
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多方努力达成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③“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借助既有的双多边机制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④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并保障各国经济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中央领导下,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5年来制定法律22部,修改法律110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决定37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我国之所以重视立法,是因为
①依法治国必须有法可依,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②党领导立法,通过立法可把党的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
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和决定权
④是共产党总揽全局、全面履行依法治国职能的需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铮铮誓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近1400万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 年的16 510元持续增长至2016年的23 821元;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效推进。这说明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③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据海关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3.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同期增长19. 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5.7%。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
A. 进出口延续同稳向好走势,增长的协调在提升
B. 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发挥我国劳动力竞争优势
C. 外贸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将长期存在
D.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下列提法对解决这一矛盾有直接积极影响的是
①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藏富于民,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分配差距,实现两个“同步”增长
④增进民生福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