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愈、慷慨赴死的战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愈、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是中国共产党在95年里不断成长壮大;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是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是党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红色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够保持多久,能够薪火相传,人民的江山就能世代永固。

材料二    《朗读者》第一集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元通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项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徐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学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它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色气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1)①红色气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红色气质作为先进健康文化,密切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使党永葆生机活力,是人民政权巩固、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③红色气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红色气质,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外名著互译共存,都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外名著互译共存做到了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解析】本题材料一以红色气质使中国共产党在95年里不断成长壮大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事迹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色气质。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知识。首先,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来看,红色气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其次,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来看,红色气质作为先进健康文化,密切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使党永葆生机活力,是人民政权巩固、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第三,从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红色气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红色气质,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属于原因类主观解析试题。此类材料题通常考查考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常见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此类试题从解答方式上看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引申类,材料只展示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另一类是隐含类,设问所指向的原因,就隐藏在材料的具体表述中。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以及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原因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意义 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原则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这有利于

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弘扬主旋律,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以下关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就是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在思想道德冲突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不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避免人格上的缺陷

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现在一些孩子沉迷于手机上网,也使得他们成了不良信息的受害者。手机成为继电脑之后,让家长头疼的新问题。为此,作为学生应该

A.加强对手机网络的管理,正确取舍信息

B.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远离网络,防止不良信息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城镇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的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