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想买块地,自己种菜和种粮。”很多网友调侃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无奈。人们自种自吃...

“我想买块地,自己种菜和种粮。”很多网友调侃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无奈。人们自种自吃的粮食和蔬菜

A. 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人类劳动    B.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

C. 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需要    D.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D 【解析】人们自种自吃的粮食和蔬菜,不用于交换,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D项符合题意;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就没有形成价值,就不是商品,A项说法错误;人们自种自吃的粮食和蔬菜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B项说法错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具有使用价值,但没有用于交换就形不成价值,就不是商品,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济世之风绵延数千年。“阔读”本身的演化,也见证了人类的技术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历史的曲折之处。

在互联同时代,随着电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可能导致新的阅读革命的出现。如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2005年,我国传统的国民间读率为48.7%,比1999年下降了11.7%:而与之相反,网上阅读率却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5年的27.8%,7年间迅速增长了7.5倍。这表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阔读习惯,尤其是随着数字终端的普及,通过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嚣等逢径和方式看书的人正在迅猛增加,这极大地促进了全民阅读。但是互联网给阅读带来的挑战也依然存在:网络作为多层次的超级文本,有扩展性、延伸性和跳跃性,它将影响人们阅读线性文本时能够得到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可能导致社会群体的阅读能力下降。另外,网络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阅读的泛滥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读书层次。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自制力,一方面,沉浸其中将浪费大量时间,并耽误青少年的学习:另一方面,网络不良内容将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给闯读带来的挑战。

(2)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下的阅读,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某班以“书香班级”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请你写出两条名人名言用于宣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月6日,2017博鳌国际物流论坛隆重举行。近年来,快递业成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2006-2016年期间,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达40%。并在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规模持续保持全球第一。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一些隐患。一是快递公司的人力成本不断提高,传统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二是市场环境欠缺规范,不断出现了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而作为配迸主体的快通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的界定依然模糊不清,导致多个城市出现过快递车遭到查扣的现象。快递业纠纷也在增多,比如“按运费的3至5倍赔偿,最高不超过500元”的快递业单方面标准,消费者并不认同。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如何为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关键时期,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质量竞争型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仍然偏低,欧盟、美国、日本分别为42%、38%、35%,而我国仅为17%;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2016年,上海的GDP总量排在第一,比甘肃新疆、青海省以及宁夏总和还要多;三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日益显露,2010年至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虽有所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结合材料和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之所以强调“不忘初心”,是因为

“初心”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败

②“初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理想信念

③“初心”是实现我们党两个百年伟大目标的精神动力

④“初心”是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社会都要树立法治思想。下列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

①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者国弱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④治国之道,唯在举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