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结合表中的背景材料和要求,运用“中国共产党地位和作用”的知识,简述背景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的理论观点。
背景材料 | 党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
背景一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①(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序号后面作答) |
背景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未雨绸缪,不断创新施政策略,防范并化解风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 ②(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序号后面作答) |
背景三 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③(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序号后面作答) |
阅读材料:材料一:“十三五”期间,中国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就业的人数仍然维持在2500万,就业的总量压力非常大。这其中,约1000万是登记失业人员,约1500万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人员。此外,“十三五”期间每年还有近3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材料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超越2016年的76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
(1)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从劳动者的角度谈谈如何在“就业难”的困境下实现顺利就业。
(2)请你谈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启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