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印度边防部队越界进入中国境内阻扰中方施工,形成两军对峙。中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印方立即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是解决此次事件的前提和进行任何有意义对话的基础。中方严正交涉是基于( )
①领土、主权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发展国际关系需要兼顾他国合理利益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7年 8月3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九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领导和监督
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凝聚智慧和力量
③人民政协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国家权力
④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组于2017年4月11日至15日在湖北进行执法检查,目的在于督促产品质量法全面有效落实,推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大力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这表明( )
A. 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法律实施进行监督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 全同人大常委会具有执法和检查的职能
D.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2017年7月,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关国有企业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鼓励民营的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我国将通过立法,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扩大政府基本职能,提高执政能力
B.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C.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制度
D. 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养猪和养鸡农户造成的空气和饮用水污染现象,某村民就农村养殖问题向当地政府写了一封《谁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信。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并依据本地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村民给当地政府写信是( )
①通过社情民意制度行使监督权 ②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③通过信访制度积极行使监督权 ④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民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三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意见。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这说明( )
①立法过程充分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②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增强了对法律的认同感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④全国人大行使国家决定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