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是一档广受观众喜爱的优质节目。随着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黨陶, 提升文化品味,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但与此同时,有些国产商业电影单纯为了追求利润,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方式迎合市场;一些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严重污染了我国的文化市场。
树料二:文化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践。某市要求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践行“追求德艺双馨,坚持德才兼备”的行为规范,把道德追求切实贯彻到实实在在的文艺创作中去。
(1)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如何把道德追求贯彻到文艺创作中去。
粤剧又称大戏,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簧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这一事例主要说明()
A.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
B. 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展
C. 传统文化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D.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句子体现的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C. 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D.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复信:一个惊叹号。不久,雨果的作品出版了,它就是巨著《悲惨世界》。雨果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往来主要体现了( )
①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也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了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 ④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丰富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2016年清明,央视制作了“长征,信仰的力量”特别节目。长征途中耸立的一座座纪念碑铭记着尘封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硝烟和苦难,感受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一座座纪念碑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先进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4年9月15日,传奇年代剧《大连故事》在大连旅顺开机。剧中,北洋水师旗手鲁长风和齐飞云,经历了甲午海战、旅顺大屠杀,在殖民者铁蹄下,二人怀着民族工业振兴的梦想,以“麦芒立身”的坚韧、忠义和抗争,将铁匠铺发展到制铁所,再把制铁所发展为铁工厂。故事体现了
①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②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可靠保障
③自强不息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④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