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有网友接下文道:“世上本没有堵的路,开的车多了,便有了堵的路。”这两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
①条件改变,联系的性质、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②我们办事情应该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没有质变就不会有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
A. 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 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 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明代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说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有了善恶的差别,要以良知为标准为善去恶,要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的哲学智慧有
①善恶源于人心,人心善恶决定着行动能否成功
②知是行之始,良知是衡量善恶、真伪的标准
③思想支配行动,要加强思想道德、价值观修养
④知和行紧密联系,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古人认为蜾赢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赢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赢后代的食物。人们对蜾赢的认识表明
①人们获得的认识都不具有真理的性质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虚拟现实,是指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产生逼真的虚拟世界,给用户提供完整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通过虚拟现实,人们可置身于虾兵蟹将的海底龙宫世界,网上购物获得“逛街”的真实体验。下列关于虚拟现实认识正确的是
①虚拟现实的世界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②虚拟现实的世界是真实性与不真实性的统一
③虚拟现实佐证了意识可以创造幻想中的世界
④虚拟现实消解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同步上升,多边贸易谈判举步维艰。面对新形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同舟共济,坚定信心,联手营造有利发展环境,努力实现更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这一讲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要坚持—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D. 意识是把主观和客观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