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

201610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重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六中全会讨论党建问题比较合适。全会指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⑴材料一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12月颁布实施)的修订,继续发挥条例对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了修改并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固化。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辩证否定。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或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材料“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体现了这一点。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六中全会讨论党建问题比较合适”体现了这一点。③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材料“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体现了这一点。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材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体现了这一点。 (2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修订条例保留了试行条例中的积极因素。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对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了修改并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固化。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修订条例克服了试行条例中的糟粕,保留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内容并增添了新内容。 【解析】⑴材料一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含了用矛盾观点看问题的系列方法,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具体内容对接相应的矛盾分析方法。材料中“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或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材料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六中全会讨论党建问题比较合适”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材料中“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辩证否定。 本题相对容易,可运用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杂志上。20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2013年年初,北京等地的严重雾霾天气使得环境保护更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材料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约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⑵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查看答案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这主要是因为    

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成败的最高价值标准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如果说60年前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60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最能抓住时代潮流和民心所向。亚非国家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发扬万隆精神的同时,赋予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说明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C、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查看答案

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     )

A.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 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查看答案

201510月至12月,江苏省文明办组织有关部门,围绕公共环境、道德建设、文明风尚等内容,对全省55个城市进行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形成了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数据。这表明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 价值观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