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习近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策划两个展览主题。(每条不超过30个字)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并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有着光明的未来。 (2)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我们要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交流借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3)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世界美好未来。共商共筑,用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根据题目中材料的表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应该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此点考生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角度加以分析;其次,材料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考生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材料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此点考生可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要进行充分解读,根据材料的表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此点,考生可以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材料中,“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此点,考生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考生可以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3)本题要求考生策划两个展览主题。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世界美好未来或者共商共筑,用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0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相当一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相分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2016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意见》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国是农业大国并非农业强国,农业科技含量、种植效率不高,农业资源匮乏和人口超多的大环境、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三权分置”推动土地流转,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经营提供了广阔空间,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三权分置”制度的经济意义。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让“三权分置”制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居于全球第一梯队,有望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然而,发展短板也不容忽视: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有求于人;人才储备和人才质量尚存差距;科研机构和产业生态也并未成熟。要想抵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必须正视这些不足。这给我们的哲学方法论启示是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duang一的一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三遍,说三遍:" 2017已经来了,我一定要出去看看!一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流行用语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49日,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了记忆发生过程:小白鼠大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虽然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小白鼠,但也适用于人脑。该成果目前只是科学层面的发现,但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力不容低估。材料表明(    )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们要获得认识,必须亲身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截止201710月底,全国共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10.4%。有评论指出,最低工资上调应当谨慎,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当地生活水平和企业税负及盈利能力等诸多情况。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上调最低工资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诸多情况”是因为

A.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D.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