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教师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私立学校逐渐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

 

依据: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人的素质。 国家的作为: ①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民素质。 ②完善分配政策,规范分配秩序,保障农村及艰苦地区教师的收入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获得感,保障农村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 ③加大“扶贫必扶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就业促进脱贫。 ④鼓励、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考生解答本题要首先注意本题有两问:一是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二是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关于第一问,属于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考生可从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角度来分析说明;关于第二问,主体是国家,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财政的作用、我国的分配制度、劳动和就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7年“五一”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16.2%。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人们的“假日渴求”日益升高,旅游成为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假日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旅游局通过了关于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了旅游市场彩序,维护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当前假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都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端产品的市场将逐渐萎缩。

材料二  有近九十年历史的某品牌球鞋曾沦为低端产品,企业一度陷入困境。2017年,该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为鞋业有限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产业链交由社会资源解决,自己则牢牢把握技术研发的高附加值产业链。如今该企业积极进军国际时装界,其专业、健康、时尚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1)如图中正确反映收入与低端产品需求量变化关系的曲线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材料,分析该企业走出困境的路径。

 

查看答案

628日,李克强同出席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国际工商企业界代表举行对话会时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将进一步放宽相关行业的外资准入,努力吸引更多外国企业开展对华合作。材料表明(   )

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②我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我国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具有燃烧值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2017年7月9日,我国南海可燃冰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取得圆满成功。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

①有望进一步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为取代传统能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

④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聚土地”是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商公司将土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经营,消费者网上认购土地使用权,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而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下列对“聚土地”项目理解正确的是

①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②根本上改变分配制度,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③完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依托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