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到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材料二:
1956年 | 党的八大报告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文革期间 | 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作出错误判断:认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1981年 |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2007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杜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
2017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某小区有一副对联。上联:楼上楼下相互关照胜朋友;下联:左邻右舍和谐共处如家人。横批:远亲不如近邻。这副对联贴出后,该小区居民齐声叫好,因为它表达出人们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肯定。
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句诗,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④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中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①实践中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④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关于“文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发展的源泉
C. 优秀的文艺作品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D. 社会主文文艺创作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和陈旧思想
《史记》记载“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这就是“立木为信”的典故。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①思维决定存在,守信创造卓越人生
②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