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重点转向了大额的住房和汽车。正是在这种消费趋势下...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重点转向了大额的住房和汽车。正是在这种消费趋势下,汽车生产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率;其中,以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为主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小排量车型的优势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定位;同时,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汽车消费的持续升温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说明汽车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1)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汽车消费的持续升温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2分)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居民消费重点转向汽车消费,使得汽车生产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率,促进了汽车业的发展。(2分) (3)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小排量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对企业发展和定位起着导向作用,能够使企业及时调整方向获得经济效益。(2分) (4)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汽车消费的发展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范围为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落脚点是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知识主要包括: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然后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考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理念的提出

①是贯彻联合国宪章精神的时代要求

②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③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贯主张

④说明我国始终以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为首要目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一贯明确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希望亚太地区有能力管控分歧,不希望看到亚太地区出现冷战思维。这一表态

①说明了中国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导者  

②坚持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阐明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   

④奠定了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元旦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元旦贺词中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这说明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中国在国际事务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发挥作为大国的担当

中国大气包容,兼顾他国所有关切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金秋时节,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50周年庆典。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亲切关怀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强调中央对西藏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中央之所以要大力支援西藏是因为(  )

①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③有利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加强协商民主建设

①旨在替代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       ②赋予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 

③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④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