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诗仙”李白以豪放浪漫著称,“诗圣”杜甫则风格沉郁...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诗仙李白以豪放浪漫著称,“诗圣杜甫则风格沉郁深刻有人将两位大诗人一生的旅行足迹做了地图。

有人说:两位诗人用行动真实地还原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加以说明。

 

读万卷书是指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学习来获得间接经验,行万里路指的是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二者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李白与杜甫旅行足迹不同,实践经历有别,创作内容和风格因而具有各自的特点。两位读了万卷书的读书人在行万里路的旅途中获得亲身经验、深化认识,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合理亦可给分) 【解析】本题以李白和杜甫两位大诗人一生的旅行足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决定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读万卷书是指获得间接经验,行万里路是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二者都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李白与杜甫实践经历有别,创作内容和风格因而具有各自的特点;两位大诗人在旅途中获得亲身经验、深化认识,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工智能,走向何方?

2017年10月,谷歌公司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元仅通过3天的学习,就以100比0的胜率战胜了曾经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初代阿尔法狗,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让人震惊。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能够高仿甚至超越人类思维的局限,创造新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无疑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然而,当机器能够“无师自通”,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声音:

有人在担心,“当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由机器制造和提供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世界,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是自由幸福,是恐慌失控,还是枯燥无趣”?

有人在警惕,“阿尔法元既是人类技术上的一次胜利,也提醒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失控的可能,毕竟它可以脱离人类的经验发展出自己的行为模式。”

有人很惊喜,“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和拥有者都是人,同时人类也决定着人工智能是否参加比赛或者退役,所以阿尔法元的出现不仅不是人类无能的表现,更预示着人类的创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而人类将逐渐从体力劳动制约中解放出来,进入脑力劳动主导的新时代,创造人作为万物之灵的独特价值。”

有人在分析,“在思维方式上,人与机器有着巨大差异。人类强于概念、总结和推理,机器强于记忆、计算。阿尔法元的‘无师自通’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要像人类那样处理复杂事务和模糊场景,仍需人类经验。”

有人在追问,“如果1辆无人驾驶汽车与两辆普通车辆交错行驶,突然路面冲出一只狗。无人驾驶汽车必须立即做出反应,让谁拥有更大的生存机会?是狗,还是自己车上的乘客,或是普通车辆里的乘客?人工智能该怎么处理这类复杂问题?”

(1)请从哲学角度说明,关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为什么会有不同?

(2)人工智能,绝不是人类最后的发明,但愿它是人类最好的发明。请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一个注意事项,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下:

(1)结合材料一说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材料二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伴生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7000万人口渴望脱贫,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承载已近极限。

(2)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发展中的问题。

 

查看答案

哲学的学习,是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某班同学围绕“我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展探究。

(1)有同学表示,自己还没有想过以后的职业规划。从哲学角度看,想过与没想过对一个人有什么不同?

讨论中,有两位同学说出了这样的想法:

同学1:我想从事IT行业,因为我觉得大数据现在挺火的。

同学2:本来没想好做什么,刚才有两位同学都说想做医生去帮助那些无助的病人,那我也想做医生。

(2)“需要理性,要有智慧。请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运用辩证思维加以点评。

 

查看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四定为世界哲学日。某校同学要为“世界哲学日”活动确定一个宣传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内容备选: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哲学——培养了解世界的精神 。

哲学——对无解的问题做出费解的回答。

你赞同哪一个?运用所学说明理由(也可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