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如果你有一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就能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在全职工作之外...

如果你有一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就能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流行的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也被称为零工经济”。“零工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降低了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进一步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给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零工经济”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说法绝对,①不选;“零工经济”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②正确;“零工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给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③正确;“零工经济”并没有改变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中的设备部分采用PPP的投融资方案。PPP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指的是政府将部分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建立起政府与社会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这表明PPP模式

①有利于破除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潜力      

②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减轻政府责任

③能够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减轻财政资金负担

④通过管理创新确立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1113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自北向南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落后的西部地区,这是中国控股和建设的瓜达尔港第一次大规模向海外出口集装箱,中国货物运到中东、非洲将比原先节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巴基斯坦也由此成为亚洲大陆的交汇点。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说明(   )

①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成为经济全球化新常态

②我国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③区域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加速,国际产能合作深化

④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开放稳定,贸易保护主义被打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聚土地”是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商公司将土地交予当地合作社生产经营,消费者网上认购土地使用权,并获得实际农作物产出,而参与项目生产环节的农民则获得土地租金和工资。下列对“聚土地”项目理解正确的是

①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②根本上改变分配制度,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③完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依托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我国一系列新政新规陆续实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面新政新规中,会引起右图中需求曲线D向D1移动的有

①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

②2017年汽车下乡政策再度回归,加强对农民购车进行补贴

③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实施,吸进“良”风才合格

④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

排量的乘用车减征收车辆购置税,从原来的l0%减至7.5%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策划两个展览主题。(每条不超过 3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