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6月19日,10位中国“两院”院士联名提出建议:将菌草业列入国家战略性...

2017619日,10位中国两院院士联名提出建议:将菌草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贫困县产业扶贫项目;在黄河上、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沙化危害较大的沿河两岸,建立1000公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并逐步拓展到黄河全流域。这是

A. 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 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 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D. 两院院士履行公民义务的体现

 

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0位中国“两院”院士联名提出建议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A正确且符合题意;专家咨询制度、信访举报制度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材料未涉及公民的义务,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初,华北雾霾天气长期大范围持续,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空气净化器,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成长的催化剂。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当前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但一些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如:电信诈骗案屡禁不止、假冒伪劣商品如影随形……这些现象存在的共同主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查破难、量刑轻,同时也与部分人只讲钱,不讲诚信,思想堕落、道德败坏、奉行拜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有关。这些现象被广大百姓深恶痛绝,须尽快减除。

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自觉抵制这些不良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每一个节日的民俗,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材料一 与其它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屈原以他高贵的品格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端午节的核心和灵魂,是代代相承的文化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是炎黄子孙的身份标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传统节日呈现出更为多元的特征,但端午节蕴含的家国情怀、凝聚意识、道德风尚始终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精神滋养。

   材料二  当前,传统节日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各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商业化,很多人不再是传统节日活动的参加者,而只是购买者和旁观者。传统文化只有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深入人心。端午节期间,各地开展活动让端午传统文化进学校、入社区,组织包粽子比赛,让孩子学做香包,进行端午节日文化讲座,在特色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风情,让节日有滋有味,丰富厚重。要传承端午节文化,还应该注重创新,把历史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可以在深挖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出端午吉祥物,开发设计端午文创产品,制作有关端午内容的影视作品等,用现代元素给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带来更多新意。

    端午节,要包好传统文化的“粽子”,既需要让各种民俗活动深入人心的“粽叶”,也需要将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作为“馅料”。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传统节日文化要持久飘香,需要以民族精神为“馅料”?

  (2)许多传统节日文化的韵味逐渐淡薄,很多人感觉传统节日已经没有太多节日的味道和感觉。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发展的知识,简述如何让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真正具有文化的味道。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一: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文化一绝。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一首首动人心扉的诗词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没取营养,涵养心灵;一个个与古诗词结缘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力量:有的选手放弃比赛回家陪伴病重的母亲,身患重病的普通农民更从诗词中获得与癌症抗争的力量,有的中学生以读诗为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成长……

材料二:继承传统美德,建设良好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做有气节、有骨气的人,长大后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风建设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爱国爱家、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家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古诗词涵养个人心灵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当代家风建设既是传承更是创新。

 

查看答案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很多专家认为,大学生在“成才”之前必须先“成人”。这是因为

A.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D.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发挥知识文化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