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国家重点增加...

20173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在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留守妇女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配备必要的设施,采取多种形式,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些规定意在

减轻农民的商业性文化消费的负担  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④满足弱势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D 【解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意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铁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更是承载城市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用文化装点地铁,让乘客在旅途中实现“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的文化愿景,是上海申通地铁推动“文化进地铁”的初衷。推动“文化进地铁”有利于

①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②拓展发展空间,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③利用鲜活载体,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展示中化文化的博大精深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9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并自2017101日起施行。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②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③建设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④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 9 4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推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袓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佳作并安排在各主要电视台综合频道及重点视频网站黄金时段播出。这一规定旨在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②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方言被称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城镇化推进,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便利交流的普通话日益普及,方言的使用率则越来越低,一些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乡土文化也日渐式微。近年来,保护、提倡方言的呼声越来越高,理由是

①让人们记住乡愁,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研究语言发展进程,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④扩大方言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交流的工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以观察中国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

①展现文化多样性,让世界各国了解、认同这一知识体系

②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传承和保护非遗

④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