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包括社...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的简称。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表明在国家治理中

① 法律和道德可以协同规范民事主体活动

② 道德的践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③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

④ 道德法制化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根本渠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 【解析】我国民法总则的这些规定,表明法律和道德可以协同规范民事主体活动,①项符合题意;“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表明道德的践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②项符合题意;“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强调的是法律对道德的保障,而不是道德对法律实施的支持,③项与题意不符;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但两者调节的领域是有区别的,并非所有的道德问题都能够法制化。而良好的社会风尚还要靠全体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提高,④项“根本渠道”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意味着

村民委员会能够更好地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村委会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村委会依法履行相关职能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村民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扩大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结出硕果,多项新技术走出国门,遍及亚、非、美、欧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配合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去”佐证了

①我国对外投资规模扩大,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②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④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主创新,有助于提升国家对外开放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表示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便车,实现互利共赢,并在科技创新、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方案,得到积极响应。这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主动开放战略为各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②中国致力于消除当前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平衡

③中国努力改变不合理国际经济规则,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公平环境

④中国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民生就业,但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推动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

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的税费负担

②加强监管,防止资本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

③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实体经济发扬实干精神和“工匠精神”

④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税,是我国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选择。房产税立法已列入人大立法规划。下列关于开征房产税的效应分析合理的是:

A. 开征房产税→住房持有成本增加→居民购房意愿下降→商品房需求减少、房价下降

B. 开征房产税→房产投资收益回落→分流社会资金及银行信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C. 开征房产税→房地产市场趋冷、库存增加→银行呆坏账趋多→金融风险大大增加

D. 开征房产税→房地产业遭受打击→相关行业广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