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意点亮北京”活动中,解决胡同停车难这件事也成了创意活动。由胡同的居民通过微信报名方式“奉献”出自己的车位一整天,停车人只需贡献出后备厢,以供摆放工艺品等各种小物件,便于人们直接换取还有用处的东西,满足换客们的交易需要。材料反映的这种交易行为
①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
②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
③使换客同时兼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④本质上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材料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甄嬛传》《琅琊榜》在世界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
2016年11月,习近平特别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话语体系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合理性。
材料二 2016年11月17日,东方大剧院里灯光璀璨,人头攒动。一台精彩的农民文化节精品节目展演将来自全省各地的观众聚集在一起,共同度过了一场欢喜热闹的农民文化盛典,为第三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本届文化节,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展示了农民文化风采。立足于把好看的演出、好看的电影、好看的图书送到农民身边,开展送“吉剧”、“歌舞”、“二人转”下基层活动。开展农民佳作展览展示活动,集中展现农民的文艺才干和文化风采,不断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多个贫困县开展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建成多个文体广场、活动室等,搭建一个永远不走的农民文化活动舞台。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吉林省是如何让农民享受如此的文化盛宴?
(3)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文化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结合材料简要列出吉林省举办农民文化节的两条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一 时代在发展,文化在传承。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愈加深刻。文化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当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材料二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关键词》(第一 辑)多语种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
《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共有综合、党建、政治、经济、外交五个专题。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每个词语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述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吸引了海外媒体与读者的关注,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关键词》是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
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①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②思想道德修养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科技运用的方向
③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④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必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
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
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④应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一切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A.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 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 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 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