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为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必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
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
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④应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多样,满足人民群众一切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A.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 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 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 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收看影视作品。而微电影巧妙地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利用网络这一开阔的平台,创造出短小精炼的电影艺术作品。这表明,在我国( )
A. 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B. 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较强
C. 影视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D. 科技文明程度达到全新水平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
A.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C. 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钱钟书(1910-1998年)先生所著《管锥编》一书,近130万字,考证和诠释《周易》、《左传》、《史记》、《老子》等古代典籍,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涉猎英、法、德、拉丁、意大利、西班牙等外文书籍二千余种。其中议论,兼及文、史、哲、社会、政治、心理、语言、考古、民俗等十余门学科。由上可见,《管锥编》
①可对读者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有所启示
②是厚古非今、中西合璧、打通文史的杰作
③是汲取多国家多民族文化成果的学术著作
④开启了扬弃和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与欧美拼音文字主要靠听觉分析不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主要靠视觉会意,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思维的不同走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借助汉字的丰富意蕴与读者的视觉会意,时间的逝去,空间的转换,景物的变化,心事的喟叹,尽在寥寥16字之中。与诗经同一时期的希腊史诗则多为鸿篇巨制。这说明:
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影响文化发展与传承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