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刊文首次提及中国经济“新方位”,称中国经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这表明( )
A. 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B. 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C.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引用欧阳修的名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下列表述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 无所不备,无所不寡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C.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克服逆境不容易,度过顺境方英雄。这句话告诫正走在上扬人生曲线上的人
①事物发展具有曲折性,要有迎接困难的准备
②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要果断地抓住时机,积极促进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团结是党的生命,但是没有斗争党的生命就会停止。毛泽东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辩证法秘密,创造了一个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的正确性在于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践—认识—再实践是认识的一般过程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呈现的面貌。”下列对“量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量变是由事物内在原因引发的
B. 量变阶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量变阶段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事物性质没有出现改变
“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这是因为
A. 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B.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 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D. 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