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城市对于周边地区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心。国家新型...

城市对于周边地区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心。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由20个城市群.10个超大城市.20个特大城市.150个大城市.240个中等城市.350个小城市组成的6级国家城市空间布局新格局,城市总数量由现在的657个增加到770个左右。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D 【解析】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并不属于理论上的创新,①不选;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②正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错误;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裴锦泽秉承“经世济民、爱农精业”的院训,服务乡村留守儿童,协助团省委策划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指导多支本科生创业团队斩获佳绩,被评为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他的事迹说明

①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

②正确的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是人生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选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针对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有人认为这束缚了网约车的发展、不方便人们出行;也有人认为网约车市场良莠不齐,需要国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监管。出现这些不同认识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②价值判断和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有争地盘的习惯,他们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但高大的乔木不成群结队,他们彼此孤立,用根紧紧握住泥土,努力朝天空的方向生长,他们懂得更广阔的天空才是自己的生命的舞台。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16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省行政许可事项从554项减少到516项,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等。下列对上述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在非对抗性矛盾解决中向前发展   

②发挥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

③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状况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