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期间,小明一家选择了标价为3268元/人的云南六日游。小明在丽江的地摊上花了600元买了几件富有纳西族特色的小饰品,母亲和妻子则在商场透支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12000元的玉镯。这里货币依次执行的职能是( )
A.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D.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2017年1月,某地惊现“泥浆灌猪”,就是强行将白泥粉、油糠和水勾兑的泥浆灌入生猪体内,这样最多可以给猪增重20斤。这种“泥浆灌猪”的猪肉( )
①丧失了使用价值,无法实现价值
②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不具备价值
③因人为增重而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因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不符合市场规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是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广告语。对此,有人说,既然只是搬运大自然的水,那农夫山泉矿泉水就不是商品。对此,你的看法是
A. 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
B. 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C. 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 不是商品,因为它并不是劳动产品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是什么原因找不到工人的。
问题探讨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2)你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3)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企业负责人的你将如何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图中▋为60岁或以上老年人,曲线为60岁或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 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二:
表2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年份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15年 | 1.11 | 1530 |
2020年 | 7.0 | 2100 |
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羌元,美国为10645美元。
(1)解读材料一中表1和表2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
CPI 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又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CPI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 Pig Index)。今年猪肉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养猪户积极性不高,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
运用所学有关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别说明上述网友言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