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是正当的,亦即通过程序规范的民众选择。然而,只要经过这样的选择,上述两种取向皆是不可能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
①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②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的去向问题
③都是对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的背离
④都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
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近年来,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兴起,从传统中寻求优秀文化,无可厚非。但也看到,一些人认为只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因而全盘复古,这种做法是( )
①正确对待了外来文化 ②陷入了守旧主义倾向
③属于民族虚无主义 ④属于闭关自守主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某看守所在押未成年人中,初中毕业的不足17%,大多数是小学毕业,还有近20%连小学都没毕业。而且他们中近40%是辍学或被学校开除、劝退人员,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初进看守所时不会写信,甚至连明信片都不会写。这些未成年人大都缺乏家庭温暖。被家庭遗弃的流浪儿占41%。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崇尚金钱,奉行拜金主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继2015年元旦贺词的“点赞”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春节贺词中带火一个词:家风家教。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孟郊那首著名的《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在这个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里,把每个人的“小家”提到和国、天下同等重要的地位,正是发出这样的勉励性信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仅在标语教材里出现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贴近我们每个人,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价值观的强大,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在这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都至关重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这一讲话启示青年学生要
①淡泊名利,勇于放弃个人的利益
②知行统一,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③同心同德,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厚德载物,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所谓“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要克服“路怒症”,公民应该
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适应工业文明要求
②发挥大众传媒功能,营造社会文明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公民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