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

材料一: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①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是错误的。 ②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不科学的。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有效区分二者即可。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致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王守仁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本原的观点都属于唯物主义,荀子认为的“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承认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是将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本题要求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近一步分析两种观点。回答本题首先要说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此基础上,近一步指出主观唯心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05日,巴西某基金会公布了塞卡病毒研究新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对塞卡病毒基因排序分析发现,塞卡病毒能够抑制患者免疫系统的激活,且抑制能力比同类病毒更强。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通过干扰病毒中抑制免疫系统的因子,用减弱病毒能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新方式。这说明(  )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人为地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新进展的必要条件

人们可以通过认识和把握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离开了对规律客观性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32日,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召开炼化企业落实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措施座谈会。会议强调全力打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攻坚战,争当创效排头兵,积极努力为中国石油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做贡献。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正是这种基本遵循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材料中的行为告诉人们(  )

A. 事物发展规律是固定不变的

B. 人类能认识规律和改造规律

C.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人类能利用规律为自身造福

 

查看答案

.台风,不请而来,这一自然现象近年却因环境破坏、海平面频频上升成为沿海城市的危机制造者”。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

在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是渺小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 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查看答案

201635日,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关于今后经济发展的规划,既继续坚持了以往的需求侧改革的一些措施,又增添了一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内容。这一发展规划主要说明(  )

A. 事物处于绝对运动变化中    B.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C.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D. 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