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公元132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根据试题的要求,从下列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备选答案:①人类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反复的无限的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备选答案:①规律 ②联系 ③实践
它具有什么特点? 备选答案:①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③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中国多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一真理蕴涵的哲理( )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③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
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胡锦涛指出,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一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
A.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B. 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整体服从部分
C. 事物是由各个部分有机联结而成的整体 D. 部分具有整体所不可能有的功能
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
A. 声东击西 B. 居安思危 C. 循序渐进 D. 画蛇添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