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吸收国外法律文明的成果,借鉴国外法治建设有益经验,但决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这一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实践具有共性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④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游客可以先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过多媒体数字影院感知其壁画,以便缩短游客窟内停留时间,减少破坏。数字展示中心的开放告诉我们 ( )
A.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 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C. 科技进步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D.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语。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于是,承担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这表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我们总想给世界带去中国话语、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其实,最有效的传播、承载和代表,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这启示我们( )
①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文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力量 ④行走是文明的展示和汲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①读书能提髙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
③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积极参加阅读活 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