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李克强上任总理以来,面对地方债隐现危机、贸易壁垒增加、携钱出逃、银行钱荒等严峻考验,在“百日新政”中,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力促发展模式转型,有媒体和学者将李克强采取的这套动作称之为“克强经济学”。下列措施符合“克强经济学”的是( )
①强调政府与市场“换手”,政府不越位、不缺位,政府减少微观干预
②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整国内利益分配,依靠利益分配引导资源配置
③强化投资型政府角色,刺激经济增长
④调整当前的分税制度,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财权,加强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广州模拟)在国际粮价不断下降的同时,我国粮食连续丰收,国家粮食收购最低价不断上涨,导致我国粮食价格已经大幅高于国际粮价,出现了“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的现象。对此,我国应该( )
①尊重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粮价的决定性作用
②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③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
④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近年来,“限”已成为热词,楼市“限”价、“限”购,电视节目“限”播、“限”娱;温室气体“限”制排放……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限”是( )
①发挥宏观调控在部分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需要
③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材料体现出我国的市场经济( )
A.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C.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需要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就是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根据各自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的判断自主调节利率,其本质是资金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利率市场化将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于
①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银行盈利水平 ②利率风险加大,银行同业竞争加剧
③倒逼金融体系改革,完善中国市场经济 ④促使银行转变经营服务,激发金融创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