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 “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 “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 )
A. 能够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
B. 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C. 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
D. 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朱熹说:“理生万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朱孟二人的观点( )
①都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②都否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④体现着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道出了哲学家的使命,体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材料表明( )
A. 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
B.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 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 哲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预言最终都能实现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察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 )
A.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 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 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