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C 【解析】题目中,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他将存在与人的意识之外的“理”看成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故他将主观意识当做是世界的本源,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故C选项入选。其他选项表述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含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 物及其 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②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④上帝创造世界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查看答案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查看答案

不知从何时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已不知不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问语,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

A. 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 思维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C.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D. 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查看答案

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这说明哲学是(  )

A. 智慧之学

B. 科学的世界观

C. 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

D.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