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试题分析:“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此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道德)第二性。②④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①与题意无关。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一是强调“马”、“白”、“白马”分别是动物、颜色和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二是强调 “马”的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作为马”“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这三点论证是

①唯心主义观点      ②唯物主义观点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曾提出一个“鸡三足”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鸡除了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二足”外,还有另一只是名称和符号的“足”,所以对鸡来说共有“三”只“足”。公孙龙的论断(   )

A. 认同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B. 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符号

C. 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 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查看答案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下列做法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C.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D.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查看答案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亚理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