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征,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抓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这是因为(  )

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联系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直新的具体联系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主观联系和偶然联系的启示作用

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直接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

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D 【解析】试题分析:某公司“深入研究材质特征,另辟蹊径”说明透过事物表面联系,把握了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故题肢①正确;“捕抓他们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变废为宝,说明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题肢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主观联系违背联系的客观性,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此观念对实践的反作用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故排除。故答案选项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美同及德国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认为光学显微镜有一个极限:无法小于0.2微米,因此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在荧光分子的帮助下,这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巧妙地绕开了这种极限,他们的研究将光学显微镜突破性地带人了纳米维度,科学家实现了活体细胞中单个分子通路的可视化,纳米显微技术将被世界广泛采用,造福人类。这说明

①认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312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201411月,探月工程三期再人返回飞行试验器在内蒙古着陆场安全着陆,验证了交会对接方案中快速测定轨精度等设计的正确性;2017年前后,我国将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等新技术。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深化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的内容、水平各不相同

④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近期,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揭示了转运蛋白进入细胞的原理,为治疗一些重大疾病提供了科学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一直在为此攻关,我国科学家的这项突破,也是该领域50多年研究中取得的世界级科研成果。这一成果的研究历程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③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只右一个

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人际脑电波通信首获成功。一位身在印度的志愿者,成功将你好(hola再见(ciao这两个单词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波动,发给了远在8000千米以外的法国实验人员。这表明(   )

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人的主观创造性活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