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就有“仁者寿”“上善若水”的说法。现代医学和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心善的人往往心静如水,能化解人生的烦恼,从而延年益寿。这说明( )
A. 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 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 意识活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月3日,马化腾在2016年两会期间提了一个大胆的预言:分享经济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注:“分享经济”在国内更普遍的一个叫法是“共享经济”)。马化腾之所以大胆预言是因为:
A. 人的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B.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人口3386的挪威小镇Rjukan并不能享受到多少阳光。那里的人民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黑暗的冬日说再见,工程师安装了三个300平方英尺的定日镜,将冬天的阳光转射到山谷,将城镇广场变成日光浴场。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和物质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为了有效预防“姜瘟”,某镇农技人员首创了生姜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既大大减少了生姜病虫害,又提高了亩均收入。在这一实践中,该镇农技人员( )
①把握了客观规律 ②创造了客观规律
③改造了客观规律 ④利用了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是( )
A. 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 规律具有客观性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学者公布了一份关于“性格稳定性与年龄变化”的调查。该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青年时期基本成形,中年时逐渐稳定,50岁是最稳定的时候,步入老年后又逐渐衰退。这表明 ( )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④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控制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