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家乡》、《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这样激昂雄壮的抗战歌曲,当年唱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他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坚持了八年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这表明( )
A.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决定力量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017年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一位位让国人感动的面孔亮相荧屏,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催人泪下。这说明
A.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C. 文化就是一种精神现象 D. 文化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具有深刻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国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量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为广大公民表达对选举、政策制定的意见和建议、公共权力监督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便利的方式,促进了我国现实民主的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④文化对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A.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C.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社会不发展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土地、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出粮食生产领域;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粮食污染;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社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如何促进社会融合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W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村居民进一步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结合材二,说明促进农民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