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种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虽然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

“公地悲剧”理论认为公地作为一种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虽然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过度使用乃至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油腻臭滑的街道、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这一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①完善所有权制,保障市场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

②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③完善法律法规,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完善信用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A 【解析】 “公地悲剧”是因为所有权问题不清晰,不科学而导致的,所以启示我们要完善所有权制度,保障市场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①正确;“公地悲剧”启示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而不是我们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②不选;“公地悲剧”启示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③正确;“公地悲剧”不是因为市场主体不诚信而导致的,与信用体系建设无关,④不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1日开始,我国将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这一做法

A. 使盐产品价格由市场形成

B. 能大幅增加食盐消费总量

C. 使食盐企业全面提高产量

D. 将取消国家对市场的监管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我国东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沈阳更是近乎雾霾锁城。局部地区,PM2.5浓度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历史罕见。解决这一难题 

①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

②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加大对排放超标的企业的处罚力度

③居民要坚持绿色消费原则,购买防霾产品以降低雾霾的影响

④要弥补市场自发性的弊端,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6年财政工作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上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央行20168月进行了规模为8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从此前的连续净回笼转为连续净投放,释放出央行扶助资金面的暖意,但是降准式的大水漫灌不会出现,央行会运用多种组合工具,货币政策或将维持中性稳健。央行此次政策调整的意义是

加快资本流动,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利用率

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倒逼银行优化升级

是国家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

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分享经济”也叫“协同消费”,是指资源所有者通过一定的平台(当前主要是网络平台)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在交通出行、短租住宿等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可见发展分享经济(  )

①有利于居民增加享受性消费,提高消费的水平 

②是通过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实现的 

③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④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发展生产能够促进消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