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和国家始终牵挂着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广西西部的百色市1929年邓小平...

党和国家始终牵挂着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广西西部的百色市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为一体,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典型的“老少边穷” 地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过去村里的交通条件差,从村里到县城要先坐人力摆渡船到乡里,然后转乘汽车走三级公路建成,短短几十公里路程要花费近三小时。”封闭的交通阻碍了当地农村的发展,为谋求生计,不少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当地突出问题。

百色市党委和政府在“十三五” 规划下,按照中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改善贫困县乡的基础交通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宜农则农;针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问题,除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外,增加在校舍建设、师资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市委市府在分析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状况制定的百色市的城乡五年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重点利用财税政策扶持以绿色旅游、红色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系列措施打开了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运用有关财政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百色市政府是如何打开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的?

 

材料二        自2012年起,为改变当地困落后的面貌,百色市委市政府结合当地著名的茶叶产业打造生态“土味” 旅游,创造性的提出“生态+文化”“ 景区+农家”“ 农庄+旅游”等模式发展旅游扶贫,一美丽乡村为载体,把乡村生态资源和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业直接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目前甘田镇共种植有机猕猴桃6000余亩,在旅游产业带动下供不应求,带动了更多贫困人口脱贫。截至2016年底,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显成效,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实现翻番。

2)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中百色市的经济发展措施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材料三        百色市某中学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有关消费的知识后,利用假期时间对该市部分村镇进行了走访调查,他们了解到: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百色市近几年GDP增速加快,收入也逐年提高,在部分农村家庭里,家电、手机甚至是私家车都已不是新鲜事物;再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发家致富的同时,到全国各地旅游观光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时间的选择之一。结束后,同学们对该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数据整理并形成了下表数据。

指标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5.3

35.1

34.8

33.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2.5

42.0

41.7

41.1

 

注: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困,60%-50%为温饱型,50%-40%为小康型,40%-20%为富裕型。

3)阅读上述材料,运用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知识,分析该市城乡居民生活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①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市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事事都以性保障政策,增加在校舍建设、师资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了财政在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和功能。②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百色市运用财政资金改善贫困县乡的基础交通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③通过制定经济计划、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百色市政府制定了适合本地状况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财税政策精准扶贫,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①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百色市委市政府创新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当地资源,推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百色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当地经济结构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种方式转变。③有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百色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城镇化。④有利于全面促进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百色市的经济发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生态和农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健康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是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但是居民消费的变化的前提是居民收入增加。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加。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百色市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提高了整体的消费水平。 【解析】本题以党和国家始终牵挂着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为话题,从不同的视角考查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财政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百色市政府是如何打开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的,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有关财政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财政与民生、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中百色市的经济发展措施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知道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百色市是如何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因此可以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阅读上述材料,运用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知识,分析该市城乡居民生活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因此考生可以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预期收入影响当前的消费水平、收入差距大小影响总体消费水平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商务部投放到美国的广告画面中: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科技; 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大师设计。 从这则广告画面中,可以看出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显现                               

我国具备了较大的创造、智造能力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完善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1211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五周年。入世十五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进一步密切,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回答下列小题。

1.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解决世界贸易摩擦和冲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列关于世贸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世贸组织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B. 非歧视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

C. 在国际经济中的生产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协调作用

D. 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2.根据世贸组织协定,中国入世十五年后应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近日,欧美日等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连续发声表明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借机无端指责中国对其施行倾销行为,以此达到限制中国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

世贸组织仍然被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和掌握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中国当初加入世贸组织的决策是错误的       

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自2016年5月1日起,作为我国重要税种之一的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由征收营业税改为针对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征收增值税。征收增值税在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能够推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征收增值税

①有利于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②能够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④能够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6年,我市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除了及时发放粮食补贴外,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措施反映了

①解决好“三农” 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④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众多投资理财的选择中,储蓄存款始终排在大多数家庭的首选,但是据统计,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增长幅度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存款储蓄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等特点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储蓄存款尽管收益低,但其流通性强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央行连续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储蓄收益吸引力下降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成,降低了居民的储蓄意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