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网红一般是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人。网红以其形象、眼光、品味为主导...

网红一般是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人。网红以其形象、眼光、品味为主导依托庞大的粉丝人群进行定向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催生了网红经济。下列对网红经济判断正确的是(  )

网红经济能促进产业升级优化消费结构 移动互联网为网红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 

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心理进行营销   ④网红经济模式将成为商品营销的主渠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网红一般是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人”这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红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故选项②符合题意;“网红以其形象、眼光、品味为主导”说明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故选项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网红经济是依靠庞大的粉丝群催生起来的,营销的产品并不一定代表着高品质,它并不能促进产业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排除;选项④中的“主渠道”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点 评价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仿效性、盲目性 有利有弊: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夸耀性、攀比性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 态度:大力提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在,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2017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敦促国民少摄入脂肪,健康膳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肉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远低于猪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多吃牛肉、少吃猪肉。人们膳食习惯的改变会引起猪肉和牛肉需求的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D1为变化前需求量,D2为变化后需求量)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中国的速冻饺子生产商发现了一条增加销量的捷径——多放蔬菜少放肉。这种改变很受忙碌的年轻人欢迎,他们正试图减少饮食中的脂肪摄入。这主要说明

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②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③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            ④生产者要善于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欧洲央行发布公告称,2017年上半年通过出售美元,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这是欧洲央行首次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这说明

①人民币作为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得到欧洲认可    ②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欧洲主要储备货币

③欧盟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④调整外汇储备结构能消除金融风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药物治疗疟疾的杰出贡献。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屠呦呦课题组搜集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经过反复筛选、试验,经过190多次失败后,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终将目光锁定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的发现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特点的。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事业体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处,《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