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药物治疗疟疾的杰出贡献。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屠呦呦课题组搜集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经过反复筛选、试验,经过190多次失败后,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终将目光锁定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青蒿素这一研究成果的发现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特点的。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技术是反复实践得来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青蒿素的认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青蒿素的认识是为了临床运用解决医学难题。(任答三点6分)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对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本题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我国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青蒿素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故考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主要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蒿素这一研究成果的发现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特点的。该题命题指导思想是重视基础、回归教材、重点知识重点考,基础技能重点考,学生薄弱环节重点考。故考生着重可以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以及上升性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事业体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处,《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查看答案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查看答案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