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事业体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事业体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处,《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慈善法》是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慈善法》的制定有利于为慈善事业保驾护航。 (3)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慈善法》的制定是遵循慈善事业发展的规律的表现,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解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知识范围: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然后分别从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角度回答,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查看答案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查看答案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查看答案

只要有人脑,就会产生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