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②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的最佳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C 【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渗透形成的,是一种无形但有效的力量。主动、自觉地接受文化熏陶,有利于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每天观赏好画,阅读佳作,聆听妙曲,人就会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中的“最佳途径”说法错误,排除;选项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表明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发展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加强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这些行为的选择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为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①人们必须在道德冲突中进行选择

②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③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近期中国重大的外交行动

评析

2017年3月,美军在韩国进驻“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

例: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韩国部署“萨德”,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这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中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和先行者。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6月13日,中国好棒妈妈签署建交联合公报,巴拿马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马断绝一切与台湾官方联系。

 

 

 

查看答案

共享经济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已经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共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3.65万亿元,共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约5 000万人,保守估计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超过5亿。业内预计,未来5年我国共享经济增长年均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占我国GDP的10%以上。

资源的闲置与分配不均是共享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充分调动分散的闲置资源、集中解决现有市场难以消化的巨大需求,成为一块值得挖掘的大金矿。

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是共享经济得以发展的现实因素。

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供给与需求统一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各类服务更加便宜、便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支持共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