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7月1日,林正月娥在香港特区就职第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7月1日,林正月娥在香港特区就职第五任行政长官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得四年前由我统筹的“家是香港”公众参与运动,目的正是为香港注入正能量,加强社会的凝聚力。主题曲《同舟之情》有这段歌词:“还有天地能前往,还有生命发光,腾跃于闹市海港,爱在旧城窄巷,谁也经历过迷惘,人间的波折阻不了盼望,投进每个信任眼光,只须看见有我在旁,为你一直护航”。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大陆和香港能有同舟之情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若单答“爱国主义”可给3分,单答“团结统一”可给2分,单答“自强不息”可给2分。)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①弘扬中国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 ②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③弘扬中国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④弘扬中国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大陆和香港能有“同舟之情”的原因。 中国大陆和香港能有“同舟之情”是因为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本题应从传统文化的特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等来说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同舟之情”。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回答本题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中国精神其核心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如何弘扬。 材料明确告诉我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告诉我们之所以要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那么怎么弘扬呢?教材的论述,综合探究活动有归纳,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审清题意,知道问什么,要回答什么。二是把知识掌握住,我们反对死记硬背,并不等于就不记知识,必要的、基础性的知识是一定要记下来的,否则就完成不了问题。本题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可从主心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加以说明。 审题时要注意紧扣设问,因为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本题的两个问题中一个是要求谈谈中国大陆和香港能有“同舟之情”的原因。一个是要求谈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这两个设问一个是原因类,一个是措施类,要求使用的知识一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一是大文化知识。心中应清清楚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孝是中华文化最悠久、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伦理观点,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的新“24孝”标准,倡导“常回家看看”。对比新旧“24孝”,不变的是千古“孝道”的内涵,变的是践行孝道的方式,催化剂则是时代的变迁。

材料二   建筑凝聚了城市的精神,是城市的文脉。 某地在一些老建筑、老弄堂的外墙上安装二维码名牌,让人们能扫码“读”建筑。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吸引更多游客,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另一方面又让当地人通过阅读老建筑的历史,增强了对城市和街区的文化认同,对推动城市和街区复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化的演变和传承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在老建筑上安装二维码名牌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让孝文化更好传承下去提出两条具体的建议并分别说明其理论依据。

 

查看答案

中国女排是唯一以自身运动命名为精神的队伍,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传承支撑他们执着坚持,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历史沉淀支撑他们逆势前行。在这个过程中,女排精神默默的沉淀和完善,静静的等待、爆发,最后是女排重归巅峰。由此可见,女排精神

①为女排夺冠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方向保障

②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③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

④是中国女排重归巅峰的重要精神支柱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央视推出一部公益广告:大家可以这样爱国!使用新能源汽车,为环境可持续发展付出自己的一点行动,这就是“爱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拼搏,这也是“爱国”;走出国门,遵守规则,这还是“爱国”……这部公益广告告诉我们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

C. 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D.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查看答案

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长春一汽”李万君的颁奖辞: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这就是“工匠精神”,我们应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工匠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传承

②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进行丰富发展

③应得以弘扬,是不断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①世界性

②包容性   

③独特性   

④民族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