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2月11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从而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

2016年2月11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从而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理论推导。由此可见 (  )

A.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 【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指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材料中“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从而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理论推导”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来源与途径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来源是认识产生的基础和根源的角度讲的,来源或者实践是唯一的;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使学习,使用他人提供资料,排除;B说法错误,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排除;D说法错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海洋石油981平台投产以来,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以质量管理为主线、覆盖生产运营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体系,创造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质量领域的优秀标杆。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将其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 形成二十四节气并用于农业生产。这表明: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二十四节气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认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④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为与国家发展程度、国民收入、社会消费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标变化相适应,我国政府不断提高贫困标准,努力让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给我们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

A.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客观必须与主观相符合

C. 要勇于支持新事物发展

D.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查看答案

纪录片《航拍中国》借助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物境”,激发了观众更为深层次的意识行为——爱“国情怀这一“意境”。“物境”和“意镜”的统一得益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可以随意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渐渐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不断更新换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人工智能写入其中。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③人工智能集合了人类智慧与电脑优势

④人工智能具有独立的意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