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图中P代表甲的价格,Q代表乙的需求量。甲、乙为两种相互关联的商品。下列从坐标图得...

图中P代表甲的价格,Q代表乙的需求量。甲、乙为两种相互关联的商品。下列从坐标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

①甲、乙为互补品

②甲、乙为替代品

③甲、乙两者需求量呈反向变化

④甲、乙两者需求量呈同向变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图表中乙商品的需求量随甲商品的价格变动呈正方向变化,即随着甲商品的价格提高(或降低),乙商品的需求量会提高(或降低),则甲乙两种商品应互为替代品,不应是互补品,①不选,②正确;如果甲商品的价格提高,则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甲乙为互为替代品,则对乙的需求量会增加,因此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③正确,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县高山绿色有机香菇养殖是当地特色产业,但是,狭小的本地市场常导致香菇低价滞销。为走出困境,当地百十户菇农发起成立了香菇联营社,实行品牌经营。几经努力,该社成功地把香菇贩卖到省内外大中城市,香菇高价畅销,菇农收入明显增长。从材料看,菇农之所以增收,主要因为

A. 养殖香菇是当地特色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B. 联营社贩卖提高了香菇价格

C. 香菇市场扩大改善了原有供求关系,提高了价格

D. 实行品牌经营提高了香菇劳动生产率

 

查看答案

据气象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商品的销售量都受气温的影响。各种商品最畅销的气温是:10℃时是防寒衣料,20℃时是空调机夏装,22℃时是啤酒,26℃时是蚊蝇杀虫剂,27℃时是西瓜,29℃时是阳伞。这表明

A. 气温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B. 居民消费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C. 商品的供求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D.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3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 169元    B. 200元    C. 338元    D. 776元

 

查看答案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2017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 (  )

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  )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