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G20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倡导全省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带宾客”的文明风尚。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很多企业来乌镇召开商务会议,举办展览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材料表明( )
A. 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C. 文化影响交往活动
D. 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段特殊旅程。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
这体现了( )
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并发展文化
③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4年7月,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
② 廖昌永、周旋唱响《大运河》,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
③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于2014年7月15日在绵阳开幕
④国务院要求加快充电桩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组织保证、根本前提。“四个全面”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1)试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价值。
(2)“四个全面”战略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联系观?
(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材料一: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2014年教育部启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作为两大试点地区,率先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借鉴两地试点经验,2016年,北京、山东、江苏、陕西等省市高考改革方案纷纷出台。随着2016年9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将继续深化。
材料二: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必须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要求必须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要求做好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等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简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行试点的原因。
(2)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简要分析“注重系统综合改革”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