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本原因在于
A. 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C. 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 B. 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C. 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 D. 把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观点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的是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道理是
A.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反映 B.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C.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 先知后行,知为目的
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迷的工具。”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升华
C. 哲学预见和指明了社会前进方向 D.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继《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后,央视一套、三套于2017年2月18日联合播出《朗读者》。《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是和文字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种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朗读者》节目就像慢馒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一至三课的知识,说明《朗读者》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2)请设计两条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清淅、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