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哲学角度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

①它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

②它体现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③它作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它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自然,按规律办事的智慧和结晶,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彰显了中国人自然观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体现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④项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它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不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具体联系,故①项错误;“二十四节气”是人对自然现象变化的总结,它不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撸起袖子加油干”启示我们  (    )

A. 要在实践中努力改造客观世界

B. 要在认识世界中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

C. 要摒弃安于现状的思想,敢于超越客观条件

D. 要把干事业的热情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

从天舟一号到C919大型客机,再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国之重器”的涌现,提振了国人信心,举世瞩目!回答题。

1.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 看,这些科技创新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正确处理了

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不仅攻克了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还使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十年来,以上海为龙头,陕西、四川、江西、辽宁、江苏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共同参与了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生产。这表明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条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可以创造各种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事物规律的制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查看答案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名言所蕴含哲学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     )

A.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C.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 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

 

查看答案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  )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