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

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先河。自治区成立后,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民族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了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体系。目前,自治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修订、批准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560多件,现行有效的340多件,蒙古语言文字在各级党政机关、司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自治区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约6.8万人,约占干部总数的33%,高于全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结合材料,说明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内蒙古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的,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内蒙古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内蒙古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保障了内蒙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第一小问虽然设问新颖,但知识点简单,考生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区分析;考生在回答第二问时,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这个角度切入即可,没有难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意义是由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所伴生的,受到相关部门、企业采集的,蕴含数据生产者真实意图、喜好的,非传统结构和意义的数据。简而言之,个人、企业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思考数据,来应对面临的挑战,抓住最有利的机会。

下图是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分析:

大数据,其影响除了经济方面的,它同时也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也是我们当下“大社会”的集中体现,“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大数据产业对个人消费、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必然引起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与之相适应。”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经济基础应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A. 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要把握事物真实的联系

D. 要树立创新意识

 

查看答案

下列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相近哲理的诗句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查看答案

“互联网+” 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推动“互联网”与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资源对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①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着联系的具体形式

②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联系的积极作用

③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创造新的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断取代自在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